11月25日,在遼源市牧興機械有限公司,一臺臺已經裝配好的秸稈膨化機正準備發往用戶的手中。公司負責人宋躍君告訴記者,秸稈膨化機破壞了秸稈表面蠟質膜,使秸稈纖維素、半纖維素與木質素分離,再經過高溫殺菌、熟化、糖化的質變過程,加入微生物菌劑,打包厭氧發酵后,使秸稈轉化成柔軟細嫩、適口性好的飼料,可廣泛應用于喂養牛、羊、豬、鹿、鵝等畜禽!坝衩捉斩掞暳匣且粋必然趨勢,市場前景廣闊。公司一年能賣出300多臺秸稈膨化機,幾乎每天都有客戶上門考察!
玉米收獲之后,秸稈的“去留”一直是農民頭疼的問題,從今年開始,吉林省深入實施“秸稈變肉”工程,通過提高秸稈飼料的開發利用水平,加快發展肉牛等草食畜牧業,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解決農民持續增收、秸稈禁燒、黑土地保護和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所謂“秸稈變肉”,是指將秸稈加工成為牲畜的飼料,成為牲畜的“美味佳肴”,實現秸稈集中規;庸,開拓秸稈利用的新途徑。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科學分院祁宏偉教授告訴記者,玉米秸稈膨化微貯加工技術就是采用秸稈膨化機進行膨化,之后補水加菌、打捆裹膜,入庫發酵(冬季60天,其他季節30天)后即可飼用。
將玉米秸稈通過膨化微貯處理,有效提升養殖場或養殖戶及秸稈飼料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。九臺市東湖街道伯宇現代農業產業公司主要養殖肉牛,目前存欄量大約500頭,從2016年開始利用秸稈膨化機生產飼料,公司總經理孫志波告訴記者,玉米秸稈直接用作飼料,適口性差,利用率低。而經過膨化機加工的飼料,適口性好!芭3粤巳赵鲋靥岣12%,牛長得快,我們的效益也大大增加了!
加快推進“秸稈變肉”工程實施,不僅推進吉林省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還能起到優化畜牧產能和促進農民增收的目的。省畜牧業管理局草原飼料處副處長關百軍介紹,到2025年,全省力爭秸稈飼料化利用1500萬噸,比2019年增長109%,利用率達到37%,比2019年提高19個百分點;大中型秸稈加工機械保有量達到1萬臺套,窖貯容積達到1500萬立方米,分別比2019年增長40%和42%;肉牛飼養量比2019年增加500萬頭,肉羊飼養量增加200萬頭。
聲明:本網部分文章轉自互聯網,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權利,請告知本網處理。電話:010-62110034